常見鴨種
知道台灣鴨有多少品種嗎?
鴨子經過長期的培育及品種改良,現在的品種眾多,依照利用方式可區分為蛋用與肉用。蛋用鴨種有褐色菜鴨,肉用鴨種有北京鴨、番鴨、土番鴨與白色菜鴨(或稱改鴨)。
北京鴨
品種:北京鴨( 櫻桃鴨)- 學名:Ahas platyrhynchos Var. domestica
- 俗名:Pekin Duck
- 原產地:中國、華北
- 來源:美國、丹麥、荷蘭
- 用途:肉用、種用
- 北京鴨原產於華北,民國43年由農復會引進後,北京鴨便在台灣生根下來。
目前台灣外銷用,肉用品系佔百分之八十以上,其體型大頗受外銷業者歡迎,在日本、東南亞市場亦占有相當之分量。其主要是提供冷凍鴨肉外銷日本,亦因此而帶動了國內屠宰設備及分切技術的進步。肉質適合烘烤用。
褐色菜鴨
品種:褐色菜鴨- 學名:Ahas platyrhynchos Vas. domestica
- 俗名:Brown Tsaira
- 原產地:中國華南
- 來源:台灣
- 用途:蛋用
- 公鴨一般為種用,在自然交配下一隻公鴨可交配三十隻母鴨,母鴨則是主要產蛋品種,一年均可生產近三百個蛋,淘汰後更可作鴨賞之原料。
目前台灣褐色菜鴨群中產青殼蛋者約65%,因蛋殼顏色與產蛋性能間並無直接的關係存在,因此一般鴨農並未在意白殼蛋或青殼蛋之問題,唯近年來民間對青殼蛋有特殊的偏好,為因應市場需求,宜蘭分所選育有青殼蛋品系,提供生產青殼鴨蛋之母雛,以滿足特殊之市場所需。
番鴨
品種:黑色番鴨- 學名:Cairina moschata
- 俗名:Black Muscovy
- 原產地:南美、巴西
- 來源:台灣
- 用途:肉用
番鴨原產南美祕魯,何時引進台灣則已不可考,早期本省飼養以黑色為主,面部有紅色之肉疣為番鴨之特徵,善飛翔,腳脛及蹼為黑色。公母體型相差幾近一倍,公鴨體重3.5-4.0公斤,飼養7個月可供交配或人工採精。母鴨2.0-2.4公斤,孵化後6-7個月開始產蛋,本省冬季是其休產期,賴菢性強,年產蛋數約90-110枚。
番鴨肉質鮮美,有特殊香味,古文獻又稱麝番鴨,公番鴨為目前土番鴨之父系,亦是冬季進補薑母鴨之最佳原料,母番鴨則作為肉用,可用來烹調八珍鴨、琵琶鴨,為上等佳餚。
土番鴨
品種:土番鴨- 學名:Cairina Anac
- 俗名:Mule Duck
- 原產地:台灣
- 來源:台灣
- 用途:肉用
為公正番鴨與褐色母菜鴨或改鴨之雜交體,其本身不具生殖能力,佔本省肉鴨消費市場百分之七十左右,早期以飼養二品土番為主,近年來則以飼養三品種土番鴨為主,為優良之肉用品種。 土番鴨羽毛顏色分佈很廣,由全身黑褐色至全白,黑色土番鴨喙及腳脛為黑褐色,白色土番鴨為粉紅色,腳脛橙黃色。近年來為因應市場需要,有利用北京母鴨與公番鴨雜交之二品種大型土番鴨,12週齡體重可達3.6公斤,除少部分供應國內特殊的市場需要外,大部分以胚胎蛋外銷東南亞。
白色菜鴨
白色菜鴨、改鴨- 學名:Anas platyrhynchos Vas. domestica
- 俗名:宜蘭改鴨
- 原產地:台灣宜蘭
- 來源:台灣省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
- 用途:肉用、蛋用
改鴨乃泛指北京公鴨與菜鴨的雜交種。白改鴨是由北京公鴨與白色菜鴨雜交介一代,全身純白,嘴喙及腳脛橙黃,體型介於北京鴨與白菜鴨之間。 宜蘭分所選育出來的白改鴨民間稱「中心改鴨」,並已於民國74年正式命名為宜蘭改鴨-台畜十一號。